二维码
中国天然气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天然气 » 正文

天然气需求增长乏力 替代煤是重要方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13 14:00:32    浏览次数:196    评论:0
导读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兴的化石能源品种在中国发展历程较短,且没有自己的市场,自始至终是通过替代其他类型的能源实现自己发展的。目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兴的化石能源品种在中国发展历程较短,且没有自己的市场,自始至终是通过替代其他类型的能源实现自己发展的。目前,传统的用气领域需求增长乏力,交通领域市场潜力不足,唯有替代煤炭潜力较大。”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王海博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石油(601857,股吧)经济技术研究院和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第九届石油市场研究成果交流会”上说。

  2000—2013年,中国经历了天然气发展的黄金时代,天然气消费量从245亿立方米增至1705亿立方米,年均增速高达16.1%。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受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水平较高、冬季气温偏暖、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2014年天然气消费量大幅下降至8.6%,今年1-9月累计增速仅为2.5%。

  按照2012年发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预计为2300亿立方米。而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预测,今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仅为1920亿立方米,资源过剩超过100亿立方米。近几年还将有大量进口天然气长期贸易进口合同进入执行窗口期,每年至少需要150亿立方米的市场增量才能保证消化过剩资源。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规律,中国天然气市场尚处于早期阶段,基准情景下2020年需求近3000亿立方米,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近期内如何消纳过剩的天然气资源?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和分散利用比重过高的特点导致了大气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作为世界主要的碳排放大国,中国也已多次向国际社会做出碳减排的庄严承诺,天然气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巨大突破之前,天然气将是中国实现能源结构从高碳向低碳转型升级的最现实过渡能源。

  清洁环保、优化煤炭利用结构是天然气替代煤的现实意义。从煤炭利用结构来看,在发电领域和分散用煤领域天然气替代较为现实。上世纪50年代,美国煤炭利用以居民、商业、工业等部门分散利用为主,1950年后,美国散煤逐步被天然气替代,用量逐渐减少。煤炭使用逐渐集中于发电领域,目前发电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90%以上。中国用于发电的只有55%。

  按照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气代煤需求1126亿立方米,其中,工业替代需求量占47%;发电替代需求占37%;供热替代需求占16%。2025年替代潜力接近1600亿立方米。

  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既是煤炭消费密集地区,又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经济承受能力相对较强,是减少煤炭使用的重点地区。特别是燃煤电厂集中地区减排压力较大,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左右,为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为5567万千瓦,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1%,天然气发电量1183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1%,远低于2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而2014年我国燃气发电用气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5%,远低于美国30.4%、英国23.8%等国家的水平。

  政策是推动天然气代煤发展的关键。另从成本上看,气电燃料成本高于煤电,但综合成本低于煤电。以美国为例,2001年,天然气价格远高于煤炭价格,但燃气电厂固定资本投资不到燃煤电厂的一半,且燃气电厂建设时间短,运维成本也很低,燃气发电综合成本低于燃煤发电。

  王海博同时指出,天然气替代煤也面临着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电力供应面临过剩、经济性较燃煤差距较大等问题。

  “要实现中国天然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化天然气市场改革,完善天然气价格机制;优化管网体制,减少中间环节;积极倡导天然气替代煤发展路线,加快燃煤设施天然气替代步伐,并将其从沿海向内陆城市推广;鼓励天然气、电力企业加强合作,纵向一体化发展。”王海博建议。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来源互联网,作者: 网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tianranqi.org.cn/news/show-757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19 中国天然气网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573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