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天然气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天然气 » 正文

天然气价格告别低价时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09 11:04:07    来源:中国空分网    作者:中国空分网    浏览次数:882    评论:0
从今年6月份天然气价格从5.5元上升到了如今的6.8元,在十一过后油品价格或将继续上涨,这不仅影响了车用LNG的价格,同时标志着天然气低价时代已经过去了。 油品升级促行业发展 本月23日,酝酿了近半年的油品升级加价政策终于落地,规定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升级至第四阶段每吨加价290元和370元,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每吨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而此前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了油品质量升级时间表。 卓创资讯天然气行业分析师王晓坤告诉上证报记者,国四国五标准汽柴油全国推广后,涨价利好将直接传导到液化天然气,特别是对柴油重卡的影响。王晓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柴油涨价折合0.35元/升,一辆柴油重卡一年跑10万公里算,合每天270多公里,成本将直接增加约40元/天。一辆LNG重卡比柴油重卡贵约8万元,按三年收回成本算,每天只需比用柴油节约73元,“而现在不算LNG涨价,光看柴油车本身成本就上升了40元,我们测算大部分地区的LNG价都能达到这一比价优势。车用天然气价格相比柴油就更便宜了。”她说。 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不论价格如何变化,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一定更加重要。机动车尾气是导致雾霾的关键因素,《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就规定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包括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煤层气供应,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在最严环保行动和油品升级大背景下,LNG市场总规模有望受益。王晓坤认为,油品升级也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液化天然气比机动车尾气能减少近30%排放,前景依旧看好。 高气价挤压下游产业利润 不过,7月份国家发改委上调天然气门站价以来,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涨价方案。LNG气价逐月提高,7月份LNG出厂价上调1500元/吨左右,涨幅近30%。8月气价继续上调1000元/吨,涨幅27%。随着气价走高,全国范围都感受到了成本上升的压力。 受此影响,LNG重卡的销量也出现了变化。据安讯思息旺能源提供的数据,一季度LNG重卡全国销量达到14000多辆,4月份增至7千多辆,5月销量大幅缩水,6月就出现退车现象。“因为运输企业的车发现气价上涨太厉害,没有价格优势,供气又不如汽柴油稳定。”安讯思天然气分析师韩小庆解释说。 北京燃气旗下的绿源达压缩天然气公司副总经理郑新田向上证报记者介绍,目前北京市内有十余座LNG加气站,主要供应去年底投放的百辆LNG公交车,行业发展尚属前期。“集团投运的加气站基本保持微利,第一年亏损超千万,与前两年四川等地投运半年甚至一年就收回成本的情形相去甚远,如果气价继续上涨,对刚发展起来的LNG汽车将是巨大打击,加气站利润也随之受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轮涨价并不是终点。近期来看,秋冬天然气消费旺季到来,价格将继续走强,远期随着资源消耗,可再生资源比例提高,未来能源价格上涨是大趋势。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隽向上证报记者指出,整个天然气价格,包括电价都应该往上提。“只有让能源价格上升,才能保证环境,通过调价来引导大众的能源消费行为。现在提高脱硫电价,要求煤炭在脱硫之外再进行脱硝就是这个趋势。” 业内公司仍看好产业发展 LNG价格上涨,产业链上公司应声下跌。LNG第一股富瑞特装,股价自6月份高点90多元/股跌去约22%,公司在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LNG涨价对重卡销售有一定影响,销售量下降了20%-30%,不过公司同时认为,“LNG价格上涨和激烈的竞争,可以缓和一些企业发展气瓶产业过热的心态。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压缩了产品利润空间,可以通过价格竞争淘汰市场竞争能力小的企业。”此外,公司采取一些让利措施来压缩毛利率,巩固市场。 公司半年报也显示,目前未完成在手订单15亿元,年内气瓶车间东扩项目已投产,扩建后产能预计5万,撬装车间南扩项目开始建设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另有两套出口LNG船用供气系统订单在手。展望后市,公司证券代表于清清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未来市场会回到理性增速,随着9、10月销售旺季到来,预计气瓶销量有所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处于传统行业的企业,因主营业务低迷或看好这一市场前景,也在加码布局LNG产业链。拥有天然气管网资源的金鸿能源上月公告进军LNG船用市场,全资子公司签署6亿元项目框架协议,建设岸线码头,包括船用LNG加注站、危化品码头泊位等。此外,防水材料及施工建设商东方雨虹与新奥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拟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共同投资车船用LNG和CNG项目,包括气站建设,车辆改造,LNG和CNG制造运输以及天然气的进出口业务。 多家券商研报分析称,提价前低廉LNG气源价与较高的车用LNG终端价巨大的价差致使中游液化及储运加注环节呈现暴利,而中石油作为气源商却面对进口与管网气价倒挂压力。因此,中石油提高LNG气价主要诉求理顺产业链利益分配,压缩中游液化厂及加注站利润,对终端价格影响有限,无法撼动产业发展大趋势。
 
(文/中国空分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中国空分网原创作品,作者: 中国空分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tianranqi.org.cn/news/show-100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19 中国天然气网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573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