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天然气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天然气 » 正文

天然气涨价风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09 11:05:11    来源:中国空分网    作者:中国空分网    浏览次数:963    评论:0
导读

中海油与印尼方面第三次进行就印尼对华LNG(液化天然气)进行价格谈判,印尼在开始就要求一次性涨到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中海油与印尼方面第三次进行就印尼对华LNG(液化天然气)进行价格谈判,印尼在开始就要求一次性涨到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知情人士表示。 “与印尼的价格谈判已经有结果了,应该是涨到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值得忧虑的是,现在澳大利亚方面也开始积极谋求涨价,压力很大。” 上述知情人士称,向广东大鹏LNG供气的澳大利亚方面也开始谋求涨价,澳方高层向中海油方面多次强调,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原有的价格让它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澳方还经常借口“遭遇台风、装置检修”,克扣中国LNG的计划供应量,今年以来已累计减供2.7万吨,澳方表示愿意给付赔偿金,却不愿弥补这部分减供量。 在国内天然气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出现计划供应量的萎缩,这对发展国内天然气市场是重大打击。“国内气改迟迟不能启动,虽然让下游用户短期受益,但从长期看,绝对是弊大于利。”一位石油央企高层表示。 进口气涨价 与印尼方面的谈判始于5月底,并非此前外电报道的4月。 外电报道称,5月初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在会见印尼能源部长Jero Wacik时,王即向对方表示,中海油已经做好应对印尼方面提价的准备。外界均以为,双方会商是在那之前进行的。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5月底中海油正式组建谈判小组,并在其后与印尼能源部等派出人员展开磋商。印尼方面认为,与中海油签订的价格协议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市场价格,“印尼给予日本和韩国的价格高于1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时印尼本土价格也超过了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当于2002年中海油与印尼签署采购协议时商定价格四倍多。“印尼方面认为这是最起码的出口价格,否则无法向国民交代。” 分析师王瑞琦证实,这个价格不算贵,“但也不算便宜”。 几经博弈,最后双方商定将价格提升至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较2006年印尼LNG正式对华出口时的价格逾升1倍左右。 据了解,页岩气革命爆发后,卡塔尔等国天然气供应商不得不暂缓其继续涨价的企图,并试图在北美低价气冲击国际市场前尽可能多的与进口国签订供货合同。“目前卡塔尔的出口价格仍在1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上,美国现货到岸价也应该是10-1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王瑞琦说。 因此,她对中海油接受印尼再次提价的要求表示理解,但这显然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澳大利亚方面也想提价,每次对方高层到中海油拜访,总要说他们现在成本怎么高,兴建一个新项目需要多花多少钱,其实谁都明白他们想涨价。”上述知情人说,“只是碍于商业信誉,他们不方便像印尼那样直接提涨价的事情。” 然而,自今年年初以来,澳大利亚以“遭遇台风”、“生产装置轮修”等理由向中海油及相关下游中国用气客户三次提出减供LNG要求,总量为三船大约2.7万吨。“这种理由属于不可抗力,我们也不好说什么,但此前澳方较少使用这种方式。现在他们表示愿意赔付补偿金,但我们提出要他们补气,遭到对方拒绝。” 相比高昂的气价,赔付的补偿金要少很多。“澳大利亚气价比印尼的价格还低很多,赔付金额即便比合同气价高一倍,那也比目前的气价低很多。”上述知情者称。 天然气供应压力 在环保压力下,2003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就试图不断调高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并从最初的2.%4飙升至8%。但中国能源结构是“富煤少气贫油”,因此国产天然气持续增长的空间并不大,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大幅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 今年4月,在一次小范围会议上,有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持续增长,2015年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2017年将达到3000亿立方米,从更长期看,达到5000亿立方米也是可能的,受此影响,煤炭的占比将从2012年的66%降至61%。 有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层说,“就是因为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大幅增加的预期存在,导致国际天然气市场从过去的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但自2009年以来,国内气改始终未能实现,导致中石油等在推动俄气进口方面频频受到国内价格的掣肘”。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0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天然气进口量(含LNG)425亿立方米,增长31.1%;表观消费量1471亿立方米,增长13.0%,对外依存度已达28%。 随着电厂改造等环保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消费量进一步增长,特别是对进口气的需求是可以确定的。 此时,却出现印尼气涨价和澳大利亚气减供的情况,不能不说是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虽然国内页岩气开发取得了大的突破,北美资源的获取也有一定的进展,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果气价改革再不抓紧落实,那么天然气进口商的进口动力将越来越弱,发改委提出的目标也就很难实现。”上述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层说。 2012年年报显示,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板块营业额为2021.96亿元,比2011年1730.58亿元增长16.8%。但是,受进口中亚天然气及LNG亏损增大影响,该板块经营亏损21.10亿元,比2011年的经营利润降低176.40亿元,其中销售进口天然气及LNG亏损额达419亿元。
 
(文/中国空分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中国空分网原创作品,作者: 中国空分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tianranqi.org.cn/news/show-129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