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天然气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天然气 » 正文

青海三大气田“满弓劲发”保冬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11 13:00:37    来源:中国天然气网    作者:天然气网    浏览次数:162    评论:0
导读

青海三大气田“满弓劲发”保冬供

 11月4日,涩3-88井完井移交采气单位,标志着青海油田今年6.28亿立方米产能建设钻井工程提前收官,吹响了天然气保供的冲锋号。

“油田新建的6.28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井已经投产213口,有效弥补了气田产量的自然递减。”青海油田生产运行处处长何晓青说。 涩北、南八仙、东坪—牛东三大气田均已进入出砂、水淹、气藏能量下降的开发瓶颈期,必须通过稳产老区老井、新建产能、扩边挖潜、工艺技术增产、创新气田管理方法等手段,延长气藏、气井的生命周期。 制定周密保供预案。针对冬供需求,青海油田调整了气田冬季生产运行方案,执行冬季生产保障措施,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优化调整管线运行参数,确保气田各输气管网平稳运行。气田维护作业留守11部作业机组持续冬季生产,满足今冬明春1000井次维护需求。制定非正常状态下停气预案,按照“压非保民”的原则实施气量调整。 井站检修“聚草屯粮”。利用夏季保供低谷期,对三大气田的井站检修采取不停产“体检”,恢复老井40口,日增气30万立方米。涩北气田大幅减少返修、重复施工,实现场站当日检修、当日复产,较去年20天的检修时间缩减了16天。 实施气田“123”管理方法。青海油田严格要求气田作业区在气井发生问题的第一时间排查治理,外输第一时间动态调配,设备运行第一时间优化参数,流程上第一时间合理切换;20分钟内排查气井,2个小时诊断原因,20个小时开展治理,2天内解决问题;气井按照压力、产气、产水3项指标进行分类,产量按照老井、措施、新井3类构成进行跟踪,治理按照难易程度、措施费用和增产气量3个因素进行排序,管理按照厂领导、技术部门、作业区3级模式组织实施。
 
(文/天然气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天然气网原创作品,作者: 天然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tianranqi.org.cn/news/show-1453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19 中国天然气网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573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