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天然气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天然气 » 正文

兰州天然气输配工程项目完成80%总工程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1 20:26:41    来源:中国天然气网    作者:天然气网    浏览次数:153    评论:0
导读

3月14日,记者从兰州市发改委了解到,截至2021年3月上旬,兰州天然气输配工程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 兰州天然气输配工程(调峰储气供气站)项目是落实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任务,保障地方政府天然气需求而建设的应急储气项目。项目位于皋兰县九合镇,主要建设2座30000m3LNG(液化天然气)双金属全容储罐,配套建设外输管道(DN600)3.3公里,1套满足最大供气能力为100×104Nm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完善石油、天然气产供销体系。记者梳理发现,一年来,我国持续加码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完善管网配套改革,补齐储气能力短板,推动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一张网正加快形成

2020年,我国油气体制改革迎来重磅事件——国家管网公司正式运行。

记者查阅《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获悉,在中游市场化改革方面,一年来天然气行业认真落实《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全国一张网的管网布局加快形成。

《报告》指出,国家管网公司的设立和其他各级各类长输管道运销分离,有利于实现管网等中游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市场主体的公平开放;有利于进一步加快统筹全国油气干线管网规划建设运营,促进管网互联互通,构建全国一张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油气资源运输和配置效率,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

此外,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进一步加快推进储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天然气储备能力。优化储气设施规划建设布局,引导峰谷差大、需求增长快的地区适当提高建设目标。建立健全储气设施运营模式,推行独立运营,完善价格机制等投资回收渠道。加大土地、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激励企业加速补足储气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促进储气能力快速提升。

《报告》特别强调,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和油价下行叠加影响,国内油气行业面临冲击和挑战。各部门、地方和企业全力配合,合力打赢油气领域抗疫保供攻坚战。在此过程中,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中俄东线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互联互通工程相继复工复产,中俄东线中段等重大工程按既定节点有序开展。

让终端用户切实享受改革红利

为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2020年,我国因地制宜推进天然气发电和加快发展交通用气,持续发挥天然气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积极作用。

今年1月18日10时58分,随着东莞深能樟洋电力公司扩建项目首套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的顺利结束,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至此,天然气发电装机在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占比约4.5%。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天然气发电经历了长达3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与前期缓慢增速不同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曲线实现了快速爬坡。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截至十二五末,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5700万千瓦。而今,1亿千瓦的装机容量,意味着十三五以来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增幅达到75%。

同时,《2020年全球船用燃油限硫令实施方案》等文件加速了船舶低硫燃料的推广应用,随着中国版限硫令于2020年1月1日生效实施,LNG船舶和LNG重型卡车发展步伐加快。

此外,有效实施减税降费,让终端用户切实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改革红利。

《关于调整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根据增值税率调整情况(天然气税率降至9%),充分考虑增值税率降低因素对应调整各省(区、市)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确保将增值税率调低部分的红利归于用户。规定城镇燃气工程安装收费标准,原则上成本利润率不得超过10%,以此降低天然气终端用户用气成本,引导城镇燃气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2月印发通知,在现行天然气价格机制框架内,提前实行淡季价格政策,阶段性降低企业用气成本。《报告》总结称。

全力增供保民生用气无忧

冬季保供,是考验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成果的一场硬仗。

去冬今春供暖季,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三大油企积极行动、全力增供,保障民生用气无忧。

最新的数据来自中国石化。3月3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2020~2021年供暖季以来,中国石化上游气田全力稳产上产,天然气销售企业大力增加供应,炼销板块积极参与调峰,全面保障了天然气供应稳定。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累计供应天然气21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3%,日最大供应量达2亿立方米,成功应对多次极端寒流天气,保障了民生用气需求。

供暖季以来,中国石化已累计产气111.4亿立方米,日均928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4%。其中,普光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均达到日产2000万立方米以上水平、同比增长约5%。

在确保陆上气全产全销的基础上,中国石化优化长约LNG进口,加大现货LNG进口。供暖季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累计进口LNG资源99.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

供暖季期间,中国石化下属的LNG接收站通过动态调整长约和现货到港计划、优化生产运行调度、强化现场安全管控,大幅提升了主力LNG接收站资源接转能力。

记者了解到,面对多种渠道的来气,中国石化一方面借助全国一张网优势,通过南气北上缓解华东市场保供压力,另一方面大幅提升储气库采气量。据统计,为应对寒潮,金坛、港华、文96、文23储气库累计采气13.1亿立方米,储气库峰值达2500万立方米/日,同比增加约2000万立方米/日。

 

 
(文/天然气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天然气网原创作品,作者: 天然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tianranqi.org.cn/news/show-1565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19 中国天然气网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573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