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天然气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天然气 » 正文

8月1号实施!《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燃气相关规定解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16 10:41:49    来源:中国天然气网    作者:天然气网    浏览次数:300    评论:0
导读

8月1号实施!《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燃气相关规定解读

6月21日,应急管理部发布今年的第5号部令,公布了最新审议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下个月1日起《规定》将正式开始实施。

天然气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构成之一,无论在生产生活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各地煤改气工程的推进,天然气在各领域的应用加速普及,特别是城镇居民用气方面,几乎落实到了每家每户。

那么民用燃气的供销双方:燃气公司和居民,二者在高层建筑中的燃气使用安全责任划分如何?有什么手段可以避免发生燃气事故?今天的文章小编就带着这些问题与大家共同解读这篇《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一、基本定义和责任划分

高层民用建筑的定义包括两种:一是高层住宅建筑,指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二是高层公共建筑,指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公共建筑,常见的公寓楼、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医院等都属于公共建筑。

住宅楼里面,除了7层和7层以下的住宅,像我们常见的11层、18层和33层建筑都属于超过27米的高层住宅建筑范畴。

而办公楼,特别是处于繁华闹市中办公商业综合体的写字楼更是大多属于高层公共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责任划分,《规定》提到,建筑中业主和使用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单业主单责任人;多业主则每人负责其专有部分,公共部分公共承担。

当然除了业主自身负责外,也可以共同委托物业对消防安全实行管理,其中的消防安全责任通过书面进行约定。

需要提到的是,租赁和承包形式的,双方在签订租赁和承包合同时,应该在合同中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高层民用建筑中安全消防责任划分大概如此,若是涉及到燃气等由专业单位运营的设施,则由运营单位负责。

二、燃气相关规定及规定背后的意义

《规定》明确提到,供气和水电热、通信、有线电视等专业运营单位对高层民用建筑内相关设施的消防安全负责,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从第一步敷设来说,燃气公司在安装和管道敷设伊始,就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其次,日后的维护保养和检测也应当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这就涉及到燃气安全防控的三个基本原则——物防、人防和技防。

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管道和设备,首先能保证物防,也就是本身的材质和线路设计方面能达到防止泄露的标准,这也是燃气安全隐患排除的基本保障。

管道方面对于用户的要求则相对简单直接,擅自安装、改装和拆除燃气相关设备都是明令禁止的。在装修时想要更改家中燃气管道的线路,需要通过有相关资质的燃气设计院提供图纸,再请燃气公司进行修改,但需要有一笔开支,而且居民自己所希望的走线规划也不一定符合相关规定。

同时《规定》提到,高层民用建筑使用的燃气应采用管道供气,同时禁止在建筑的地下部分使用液化石油气。

一方面,相对于有统一严格标准的管道气,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难免会出现设备落后等方面的问题,比如连接软管老化、阀门漏气等等;另一方面,无论是瓶装还是管道,石油气由于密度比空气大,泄漏时不像天然气那样会迅速上升,而是会沉降到地表,不利于通风扩散,产生爆炸的几率自然就比天然气要高,且它的毒性要比天然气大得多。

另外《规定》特别提到,高层住宅小区建筑的单元入口处应提示消防安全常识。不论对于住宅安全管理人员还是住户来说,这都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看似人人都懂的常识,其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普及。6月份哈尔滨日报的一则新闻就曾经报道,一位居民搬新家,使用燃气灶时反复点火致使灶具附近小规模爆燃,结果竟然是因为燃气管线与灶具之间未连接软管[1]。可见,普通居民对燃气使用的安全意识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三、物联网和智能化监控预警

《规定》特别提出,鼓励高层民用建筑推广应用物联网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对电气和燃气设施进行监控和预警。前文也说过,物防-人防-技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三个基本原则,物防靠施工和设备,人防靠巡检和合规使用,那么技防显然要靠物联网和智能监测设备等先进技术手段。

从燃气公司来说,管线阀门处、管道井和场站都是泄漏监测设备的应用区域,居民楼内更容易理解,无非报警器和燃气表等等,这些设备目前都有相应的物联网技术来解决智能化的问题。当智能泄漏报警器和物联网表出现异常数据时,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到后台系统,并且立即通过微信、短信、电话和APP提醒等方式通知用户和燃气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这样就为事故处理争取到了大量时间,达到及时止损,阻止爆炸发生的目的。

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智能监测设备和管理系统,技术上已经相当完善,随着国家的推广和燃气公司对智慧燃气越来越重视,同时也出于降本增效的考虑,相关设备和系统的普及程度一直在不断提高。

小编了解到,北京的一家智慧燃气系统研发公司——中科盖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就一直在这方面探索和深挖,据负责人介绍,公司从一开始的燃气报警系统,慢慢发展到以GIS为支撑的燃气管网一张图,技术和应用性已经相当完善。目前,该公司依托带有物联网属性的智能监测设备,结合电磁切断阀等硬件,研发的智能化、信息化中控智能监测平台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中科盖思直言,他们有信心成为燃气公司安全监测上的主心骨,在增补人工监测空白,帮助燃气公司降本增效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于最新审议发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燃气相关内容的解读就到这。相信随着物防-人防-技防三个维度对燃气安全的全面重视,通过从燃气公司和用户加上科研工作者的三方发力,我国的燃气安全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文/天然气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天然气网原创作品,作者: 天然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tianranqi.org.cn/news/show-1868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19 中国天然气网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573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