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天然气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天然气 » 正文

气荒还将延续多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08 19:29:37    来源:中国空分网    作者:中国空分网    浏览次数:1149    评论:0
导读

核心提示:根据专家预测,2015年我国燃气供应总量为1310亿立方米,消费量可达2310亿立方米,除按计划进口之外还有270亿~300亿立方米的缺口,

 根据专家预测,2015年我国燃气供应总量为1310亿立方米,消费量可达2310亿立方米,除按计划进口之外还有270亿~300亿立方米的缺口,如此大的缺口,气荒何时才能消除?

曾在冬季出现的气荒近年又有再现并扩大之势。连续的雾霾迫使不少地方(特别是华北)提前布署了“煤改气”工作,使2013年淡季已出现局部的限气,预计今年冬季的气荒可能更为严重,影响面更大(可能要包括西气东输的上、中游),一些LNG企业也有出现限供、断供的担扰。

今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环保压力增大将对燃气供应产生更大压力。近期天然气供应形势会有哪些改变?人们寄予厚望的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能否“救场”?今后几年会不会继续出现气荒?本文将对2015年前的中国天然气供需形势进行展望。

天然气产量增速放缓

中国公布的天然气产量包括常规气和属于非常规范畴的致密(砂岩)气。在新发现和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中,致密砂岩气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储量品级下降。再加上产量逐年攀升,导致剩余可采储量(国外一般性统计表中所指储量即为此)年增率总体走低,以致在本世纪初出现剩余可采储量下降的局面,2011、2012年剩余可采储量年增率比地质储量年增率分别低1.37%和2.33%。考虑到上述因素,笔者设定2014和2015年地质储量年增率和剩余可采储量年增率分别为8%和7%,预测2015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分别为13.616万亿立方米和3.817万亿立方米,即在“十二五”期间增加量依次约为4.48万亿立方米和1.09万亿立方米。

中国天然气产量变化呈现明显的分期性。1996年产量越过200亿立方米,到2003年达350亿立方米,其间年增率为7.23%~12.73%。2004年产量越过400亿立方米、2008年产量越过800亿立方米,其间以高年增率(15.97%~18.96%)为特点。2008年后产量虽有持续增长并在2011年越过1000亿立方米,但年增率大减,除2010年达11.23%外,余皆明显小于10%,平均年增率为7.37%,甚至比1995-2003年期间的均值低1.34%。2005年后产量年增率曲线,已呈现出总体走低的趋势。显然,这种年增率的大幅持续下降与其构成,与致密气产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有关。2010-2012年的平均年增率为6.07%。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以8%的年增率预测2015、2020年的常规加致密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340亿立方米和1970亿立方米。

综合天然气储产量的变化趋势可以认为,我国天然气的发展已开始出现由青年期向壮年期过渡的迹象,增长速度已趋缓。

近年来世界平均天然气商品率为85%。但我国历来缺乏权威的天然气商品率的统计数据。据未经核实的内部资料,2012年中石油的商品率为85.4%。以2015年我国天然气商品率达到更高水平的90%计,常规加致密气的商品气量应为1206亿立方米。

非常规气规模百亿立方米

在页岩气领域,由于投资太少、工作量严重不足,从目前的情况看到2015年只能在几个先行的试验井组上实现试采,无法以区块“工厂化”开发井网实现规模化生产。从目前的动态测算,在2013年仅能产页岩气近2亿立方米,2015年有可能达到6亿立方米的商品气贡献量。显然,目前的《页岩气发展规划》中所拟2015年产量65亿立方米的目标肯定难以实现。

非常规气特别是页岩气求取探明储量的要求与常规气不同,不但要求有较密钻井的有效控制而且要有一批单井试采(试采期一般1~2年)压力-产量变化的可靠数据。显然,完成上述《规划》提出的探明页岩气储量的指标也是不可能的。能有几个区块完成页岩气储量的试算,从而修订出较为可行的页岩气储量规范草案就是很理想的了。

我国对煤层气管理不规范,《全国油气矿产储量公报》、各公司发表产量、国家能源局给出的储产量数据各不相同。即使按所报产量最高者计也长期未达到近期各五年计划的要求,特别是地面钻井抽采量和矿山排采气的利用率两个指标差的更远。“十一五”期间储量增长仅达指标的60%,2010年产量指标应为100亿立方米(地面抽采和矿山排采各占一半)、利用率为80%,统计数字为产量仅86亿立方米(地面抽采仅15.7亿立方米)、利用率仅39.6%,即商品气仅34亿立方米。按“十二五”的要求,2015年煤层气产量应为3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抽采为160亿立方米、利用率应达100%。但2012年地面抽采量远低于两年应达到的指标,更令人关注的是煤层气利用量为52亿立方米,利用率仅41.6%,比2011年反而降低了4.6%。2013年一季度统计,完成抽采和利用目标的仅有七省,山西、河南、甘肃、山东等产煤大省都在未达标之列,且湖南、云南分别仅达15%和6.5%,江苏、新疆的利用率为零。由于基础性研究不足,钻井完井和储层改造工艺上存在缺陷,已钻井的产气比例和达到工业产量的比例明显低于预期,经济效益普遍欠佳。为此,作为主要生产者的中石油2013年初比原计划投入井数减少了1000口,使近年煤层气的生产形势更难乐观。如果前面提到的2011年、2012年的利用(商品)量是可信的话,笔者按照两年间的商品煤层气年增率23.7%推算,2015年商品量应达到100亿立方米。但如果考虑到实际利用率增加的困难,并进而把矿山排采气按其实际烷烃含量折含成一般(标准)天然气计(下述),把2013年实际供应量定为15亿立方米并预测2015年实际供应量预测为40亿立方米是较合适的。按上述两数字两年间煤层气商品量的平均年增率达63.3%。

 
(文/中国空分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中国空分网原创作品,作者: 中国空分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tianranqi.org.cn/news/show-23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19 中国天然气网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573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