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天然气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煤炭 » 正文

智能化现代矿山推动煤炭生产提质增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2 00:03:11    来源:中国空分网    作者:中国天然气网    浏览次数:80    评论:0
导读

以前,煤矿为了持续保持大的产能,经常需要很多工人“三班倒”,在井下加班加点才能实现。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智能化的现代矿山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矿山到

以前,煤矿为了持续保持大的产能,经常需要很多工人“三班倒”,在井下加班加点才能实现。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智能化的现代矿山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矿山到处尽显“智慧”二字。

在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井下工作面,矿工需要随时掌握生产场所每一台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实时调整。过去完成这项工作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而现在利用矿鸿系统的近场功能,各设备及传感器自动近场连接到矿工的手机上,采煤面的压力、采高、推移行程等数据都可在手机屏幕上显示。目前,矿鸿系统已成功应用在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20种398台设备上。

不仅在神东矿区,在全国产能最大的单立井智能化示范煤矿——中煤陕西公司大海则煤矿,工作人员通过操作面板远程控制地下630米的采煤设备自动运转。今年36岁的李晋从事采煤工作已有十年,以前的他每天都要下井,现在他只需来到中控室,即可实现高效采煤。

中煤陕西公司大海则煤矿工人 李晋:以前一个班得20多个人,一刀煤(2000吨)得一个半小时左右。现在我们只是五个人,50分钟一刀煤(两千吨)就完成了。

不仅采煤更加智能了,运煤也有了新变化。在大海则煤矿的火车装车站,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列火车54节车厢在远程智能化铁路装车系统帮助下,以前需要大量人力、机械,90分钟才能完成的装载任务,如今远程控制50分钟即可完成。

中煤陕西公司大海则煤矿董事长 马冠超:原来都是人工装车,现在实现自动装车现场不需要人。通过监控,安全性、装车质量都比以前大大提高,人均工效提高25%。


 
(文/中国天然气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中国天然气网原创作品,作者: 中国天然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tianranqi.org.cn/news/show-2373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19 中国天然气网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573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