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天然气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天然气 » 正文

油气煤投资需谨慎 对外合作或扩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08 19:33:58    来源:中国空分网    作者:中国空分网    浏览次数:1134    评论:0
导读

核心提示:《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中,对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对外合作合同的审批工作将取消,这对中国油气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中,对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对外合作合同的审批工作将取消,这对中国油气煤企业来说颇有利好,未来企业在与外企签订合作合同时就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

相关公司受益放权

中海油相关企业负责人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审批取消后,效率会更高一些,也降低了企业成本。”

据了解,中海油在“十二五”期间的油气当量产量复合增速目标为6%—10%,2015年油气产量目标为440—530百万桶油当量,而2012年中海油油气产量为342.4百万桶油当量。

另外, 在中国页岩气的开发中,多采取对外合作开发的模式。业内专家认为,对外合作合同审批的取消,有助于加快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进展, 相关公司也将受益。 康菲石油、BP、壳牌、雪佛龙等国际巨头已经在中国国内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页岩气资源,都希望在中国页岩气开发中分得一杯羹。

中国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也表示,“目前中国页岩气最大的优势在于雄厚的储量。”劣势在于,开发难度大,已有的地质资料非常粗浅,技术和环保方面也存在很多挑战,企业投入成本高。

石油天然气勘查开采须国务院批准的有资质的企业才可进行,不同的是,页岩气勘查开采则实行“开放市场”的原则,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依法进入页岩气勘查开采领域。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独立企业法人,具有相应资金能力、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都可以申请页岩气探矿权;申请人不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的,可以与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勘查单位合作开展页岩气勘查、开采。这使得各类投资主体均可进入页岩气勘查开采领域。

国土资源部与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共同编制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2011年6月国土资源部完成首次页岩气探矿权区块招标出让试点,2012年国土资源部又启动第二次页岩气探矿权公开招标。按规划要求,除了依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科技重大专项,加大页岩气科技攻关,尽快实现页岩气产业化发展,通过自主勘探开发和对外合作,努力完成规划目标的途径。

专家称谨防投资虚火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助理主任郭海涛表示,商务部此次简政放权,扩大了能源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使企业的决策更灵活,企业更了解国际市场和合作者的情况,原来的政府审批可能会令企业错失很多对外合作的机会。

第二轮页岩气招标吸引了三大国有油企以及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和非油气央企等近百家单位参与角逐。美国页岩气“巨鳄”Carrizo公司也跃跃欲试,想通过技术合作从中国页岩气市场分得一杯羹。

在招标中,神华地勘成功中标湖南保靖页岩气区块,该区块面积达到了1189.72平方公里,计划勘查总投入为8.7亿元左右。没有直接参与招标的四川民营企业宏华集团以与神华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方式,曲线进入页岩气开发领域。根据合作协议,神华地勘将提供管理和工程费用,宏华集团提供操作人员和设备,承担工程作业施工,并且负责为神华地勘提供员工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宏华提出力争2013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在诸多企业争相押宝页岩气开发的局面下,一些企业跨界进军页岩气有着更多的炒作成分,以华银电力为例,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高达4.9亿元,面临被ST的厄运。但借助竞标页岩气在资本市场上着实火了一把,连续6天上涨,累计涨幅高达46%。业内人士质疑27亿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进军页岩气更像是“画饼充饥”。

审批程序取消之后,企业在做相关项目和合作将就更加便利。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强调,警惕页岩气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虚火”,避免一哄而上,非理性开发。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负责人表示,“这个问题要通过加强监管来解决。”页岩气勘查实行承诺制。探矿权申请人在申请页岩气探矿权时,应向国土资源部承诺勘查责任和义务,包括资金投入、实物工作量、勘查进度、综合勘查、区块退出、违约和失信责任追究等。具体在监管上,实行部省两级监督,强化监管,确保企业的勘查承诺履行到位。

对外合作力度或进一步加大

除商务部审批外,对外合作开采油气的区域、合作模式、作业方式等各个环节都要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和限制。能够与外国企业谈判、签订、执行合作开采油气资源合同的仍然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极少数国企,民营企业仍被关在门外。 此外,尽管油气对外合作合同的审批取消了,但油气对外合作的专营权仍未改变,油气领域对外开放的尺度可能并没有实质性地放宽。

有能源专家表示,取消合同审批减少了对外合作的程序,但相关的监管并没有完全放开,尤其是在常规油气开发领域,对外合作的空间将很难有扩大的可能。在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领域,对外开放的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文/中国空分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中国空分网原创作品,作者: 中国空分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tianranqi.org.cn/news/show-37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19 中国天然气网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573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