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天然气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天然气 » 正文

罗澜索:小型液化天然气工厂是GE油气的“新机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27 22:33:03    浏览次数:1052    评论:0

  页岩气开发成为了能源界热的不能再热的话题。面对巨大的可采储量,有部分人士认为美国页岩气的春天就是中国页岩气的明天。但就目前实际的结果来看,中国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只是“看上去很美”:由于自然条件复杂,气源小而分散,运输管网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国内非常规天然气开发进展缓慢。但这同时为既有技术又有经验的国际能源巨头们提供了机会。 而作为全球领先的油气供应商,GE必然不会错过这样契机。除了提供传统的压裂技术和管网支持外,小型液化天然气(LNG)工厂也许将成为GE油气发力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新手段。

  近日,GE石油天然气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澜索(Lorenzo Simonelli)到访中国,与大连派斯签署战略备忘录,旨在建立一个生产能力为5万立方米/天的小型液化天然气工厂,并计划于未来三年内在大连地区开发8座小型液化天然气工厂。所谓小型液化天然气(Small-scale LNG Plants)工厂,指的是日产量在2万5千加仑到60万加仑的液化气工厂。除了为运输燃料提供清洁、经济的选择外,小型LNG工厂更是能为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和利用降低成本。数据显示,GE在美国、中国、中东、澳大利亚等地共有11座小型LNG工厂,并且有13座同类型工厂正在建设中。在今年9月初的GE油气集团投资者会议上,罗澜索将小型液化天然气工厂称为GE油气的“新机会”。

  GE在中国如何实现这个“新机会”?中国的非常规天然气市场对GE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GE油气下一步的全球发展战略又是什么?无所不能(caixinenergy)就这些问题采访了GE石油天然气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澜索和GE油气天然气集团中石化大客户经理宋海。

  GE石油天然气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澜索(Lorenzo Simonelli)

  GE的小型LNG“算盘”

  记者:国内的LNG市场其实并不乐观,一些企业已经陆续关闭了一些大型LNG工厂。GE油气对中国LNG市场有怎样预判?

  罗澜索告诉“无所不能”:我们对未来还是有信心的。巨大的能源需求决定了中国将采取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方式,天然气在多元供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相信中国的能源改革将对包括天然气定价方面的策略进行调整,LNG的市场前景会很好。

  记者:关于装备本土化,例如LNG的核心部件是压缩机,但国内压缩机已经做的非常好,也相对便宜,GE如何处理自身“装备本土化”和中国“装备国产化”之间的竞争关系?

  罗澜索:GE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技术确保提供给客户“全产品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我们会通过技术创新,例如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对管网进行智能管理,充分利用智能机器和大数据来优化资产和业务等,通过GE独有的技术提高我们产品的差异化。

  记者:按现有的趋势来看,如果进行气价改革,非居民用气价格将上涨。从价格的角度来看,怎样保证天然气在中国不会被煤炭所打败?

  罗澜索:我觉得这方面还是需要从市场放开的角度来谈。全球的许多市场也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会促使天然气的价格最终回到比较合理的区间。

  记者:在非常规天然气领域,GE把对小型LNG工厂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目前客户的回报率如何?GE未来会不会从小型LNG整合入手进一步强化中国市场?

  罗澜索告诉 “无所不能”:我们当然会把小型LNG项目当做GE在中国的一个重点。通过液化方式进行运输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运输形式,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或是气量比较少的地区。这也是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形式,尤其是在油井的火炬气、放空气的回收利用方面。此外,液化天然气还可以在交通工具或者居民用气方面有所作为,所以我们非常看好这一领域。回报率的话,小型LNG项目对客户本身来说肯定是有经济效益的。

  (9月10日的GE油气集团投资者会议上,罗澜索将小型LNG称为GE油气的“新机会”)

  小型LNG工厂能破中国页岩气开发的成本难题?

  能豆君:您对目前国内的页岩气开发进程和市场怎么看?

  宋海:中国的页岩气的储量是有的,但是地质情况相对复杂,如何确保中国的页岩气开发能像美国的一样便宜?这是考验我们的问题。第一是“开发成本”:现在国内投入开发的仅有一个涪陵气田,随着它的试生产大家已经感到需要的成本可能要比美国要高。第二是“运输成本”:美国的天然气管网的密度是中国的两倍多,所以开发出的天然气可以在比较近的范围内找到输送手段或下游用户,中国如果真是在比较偏僻的地区进行页岩气开发的话,离长途管线和页岩气最终用户的距离比较远,这也将提高页岩气的成本。所以我们为什么推动小型的液化装置,我们称之为“虚拟管线”,就是为了就近开发下游。有些进行大型LNG项目开发的企业开不下去?是因为它要把产品进行远程输送,天然气这个产品需要和终端用户有一个比较长期的稳定的合同,不能随便“断气”,而大型的管线可以保证气体的持续供应。采取“远处加工,槽车运输”的话,对使用者的安全保证是不够的。

  能豆君:GE在页岩气开发方面有什么经验?

  宋海: GE油气集团是一个基于欧洲和美国的公司,特别是上游的技术和工厂很多都是在美国进行实践的,GE的发电和水处理团队产品基地也是以美国为主的,所以我们在美国页岩气开发的“膨胀期”内参与了很多。除了传统的给页岩气提供动力支持和提供水处理技术,我们也在进行无水压裂的技术的开发。上游领域我们有钻井装备,有井口装备,有防喷装备,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到页岩气的,只不过页岩气的钻探技术和生产技术上比常规天然气复杂,消耗掉的能源也比较多。

  能豆君:目前GE与中石化、壳牌在页岩气上的主要合作有哪些?

  宋海: 我们现在主要有钻井,随钻测井,井口这三方面,管道也是我们技术上比较专长的部分,例如川气东送管道项目。接下来会有一些压裂相关技术合作,水处理方面的合作已经在接触过程中了。我们甚至在上海的研发中心在搞一种比较新的技术,更好地用于压裂。

  能豆君:那么GE油气如何出力解决国内页岩气开发存在的问题?

  宋海:GE本身有技术的经验,我们想通过技术来促成这个行业的工业标准的形成。眼下国内页岩气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工业标准,比如说压裂用水返回后的污水要达到怎样的处理标准,是再注入还是排放?污水的循环率高还是低?这些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国家标准来约束。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并不好,重庆地区是江河的上游,本身水量也不大,如果再往中原或西北内陆等水资源条件更差的地区,水资源是不够的,是不会允许压裂用水使用一次就排放掉的,需要污水回用,回用就需要有技术标准。

  深海、页岩、液化天然气将成为未来油气领域的“三驾马车”

  记者: 您对油气行业的全球趋势有哪些看法?能否列举您心中排名前三的发展领域?

  罗澜索:油气这个行业拥有稳定的增长预期,未来年增长率可达6%。但我认为有三个领域的增长更为迅猛:首先是深海油气,这里地形条件通常复杂,对技术要求相应的非常高。第二是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北美的页岩气和页岩油繁荣让人吃惊,中国也有大量的页岩气,我们期待未来几年页岩气的发展机会。第三是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易于运输,是一种极具优势的能源。

  记者:您曾经说过未来 GE石油天然气在收入方面的增长率会超过行业增长率。但是就最新的二季度的财报来说,GE油气板块的设备订单其实是下降了9%,原因是什么?

  罗澜索告诉“无所不能”:我当时讲是我们的增长是会超过行业的平均水平,而且事实上我们也做到的,这个评论对今天来说还是有效的。谈到订单量,我想解释的是油气这个行业的订单数目巨大,常会经手几十亿美金这样的大单,所以并不是每个季度都可以得到数量平稳的订单量。但总体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关注GE的市场动态,通过订单保证我们有一个持续性的增长,但是就订单来说,经历大、小季度的情况很正常。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来源互联网,作者: 网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tianranqi.org.cn/news/show-857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19 中国天然气网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573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