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天然气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天然气 » 正文

页岩气革命:打造美国政经新格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27 17:48:57    浏览次数:353    评论:0

  过去的7年中,美国已逐步从液态天然气(LNG)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在巨大商机的吸引下,美国能源公司向国会提交了面向欧亚两大洲的16个液态天然气出口项目。《纽约时报》评论称,这些能源出口项目将创造数以千计的工作机会,进一步推动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同时出口创汇。这16个天然气出口项目看似鼓舞人心,奥巴马政府却只批准了1个项目,剩余15个项目仍处于停滞状态。美国西部能源联盟政府及公共事务副主席凯思琳·斯加马认为,奥巴马政府之所以叫停剩余15个项目,是出于两大顾虑:一是担心天然气大量出口导致国内气价上涨,从而损害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二是页岩气开发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环境危害。美国国会民主党众议员艾迪·马克曾致信美国能源部长等人,表达了对因天然气大量出口而导致国内气价上升的担忧,他呼吁能源部仔细调研天然气出口带来的影响。美国环保团体也不断就页岩气开发向奥巴马政府施压,他们提出大量开发页岩气将导致水污染、甲烷泄漏和诱发地震等环境灾害的可能性。其间,评论人士认为,美国已经出现了类似上述灾害的案例,而政府现有的环保法案亟待更新,奥巴马政府虽然试图降低页岩气开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收效甚微。

 除了国内的争议,美国页岩气革命也遭遇行业内的舆论寒潮。减产率和经济回报率不高的说法屡现媒体。专家认为,页岩气井在早期会表现出很高的减产率是个不争的事实。有数据显示,很多页岩气井过一年产量就可能下降60%至8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能源计划”在2012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页岩气井减产的情况在随后几年逐渐得到了改善,而且不同井的产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与传统油气开发截然不同的是,开发商们一般会通盘考虑整个页岩开发区域的产量表现,而不是仅对某一口单井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2011年美国页岩气的市场价为每百万英热单位4美元,这个价格无法保证开发商盈利,因为页岩气的盈亏平衡价在每百万英热单位4至5美元之间。有媒体认为所谓减产,以及盈利水平低等等,不外乎是一种新资源在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采的初期必然经历的过程。未来页岩气的规模、经济性,以及与传统天然气、煤层气等其他资源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性的比较,才决定了页岩气能否真正从“革命”时代进入“黄金时代”。

  页岩气革命会否重塑美国外交政策

  《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曾告诉光明日报记者,美国仍处于石油经济时代,即石油仍然是美国经济的驱动力。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教授孙仲涛也指出,美国石油利益动机就是其重要经济利益动机之一。美国的石油利益主要是通过稳定世界市场的石油价格从而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确保美国的石油进口安全和美国石油企业在全球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在这一国家利益的驱使下,中东这一传统石油产区无疑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2013年9月,奥巴马在联合国大会上重点阐述了美国的新外交政策,表明中东仍是其战略核心。

  然而,页岩气革命正在颠覆现有的世界能源格局。例如一些分析人士预计,页岩气将大幅度增加全球能源供给;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美国摇身一变成为天然气出口国;世界油气产区更加多样化,新兴能源产区正在挑战沙特和其他中东石油出产国在世界能源市场的中心地位等。有美国专家质疑,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变迁,中东与美国一度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否还能存续?中东是否将淡出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心?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世界能源格局的转变将改变现有的地缘政治结构。新兴能源产区的崛起无疑会导致全球石油价格下滑,中东国家有可能面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的压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中东国家将不得不采取相应的财政紧缩政策,从而影响其内政外交政策的实施。比如,阿拉伯石油出产国可能会缩减对在巴基斯坦、阿富汗、马来西亚等伊斯兰国家里的军事组织和盟友的资助。中东地区也有可能与新盟友俄罗斯走得更近,而与传统盟友如美国渐行渐远。另一方面,随着对进口中东石油的依赖度逐步降低后,美国将重新考量投入在该地区石油运输线上的军事部署。比如说,虽然保障苏伊士运河和霍姆兹海峡运输通道的安全畅通仍然是美国利益的一部分,但是其战略重要性取决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美国学者尼古拉斯·戈瓦斯德就指出,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意味着美国海外军事扩张不再是保障国内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了。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来源互联网,作者: 网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tianranqi.org.cn/news/show-565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