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天然气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天然气技术 » 正文

广州制造业将迎来铁甲时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14 16:38:38    浏览次数:291    评论:0

  “为什么传统行业生产自动化程度如此之低?为什么不引进国外成熟的生产设备或者自己开发先进生产设备呢?”秦磊和一位民营企业的老板聊天后发现,由于公司的订单压力,周期也短,工人们经常需要加班,他们也曾有过引进自动化设备,请机器人来代工的想法,但是这些国外的设备价格昂贵,后续的维护也极其繁琐,索性他们宁愿多出加班费提高工资也不愿意改造。

  秦磊所在的佛山,陶瓷、卫浴、洁具、五金等产业已经发展为其优势产业,随着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的提高,制造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处于经营的考虑,老板们对设备开发成本的回报周期要求严格,超过2年的投资回报已经让企业主无法接受,此外,陶瓷、卫浴的生产工艺并不简单,喷涂、抛光、打磨、检测一系列动作对工业机器人有视觉、力觉的要求。

  但是一旦研发出配套的工业机器人,其带来的成本优势和生产优势令人无法拒绝,秦磊算了一笔账,如果开发成功,一台造价在10万元左右的工业机器人,24小时开工,几乎不用两年就可以抵消雇佣工人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工人们能够免于在高粉尘、高噪音的环境下患上职业病之苦。

  也正是在了解了市场上工业机器人的需求现状之后,秦磊下定决心开始组建产品开发团队,陆续开发了瓷砖自动包装码垛生产线、玩具喷漆机器人、洁具自动化喷釉生产线、水龙头自动化抛光打磨生产线等自动化装备。

  彼时,国内制造业已经出现人口红利褪去的端倪。用工成本的不断上涨,迫使珠三角、长三角许多企业外迁,为了保持利润,他们不得不将制造环节迁往人力成本更低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东南亚国家,甚至迁到人力成本低到不能再低的非洲国家。

  在世界范围内,也正在上演一场关于制造业的变革。福特汽车公司宣布把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关于制造业的回流现象引起热议,工业机器人技术廉价的特点无疑是美国制造业复苏的重要支撑。在一水之隔的日本,政府早在2007年制定计划,日本2050年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1.4兆日元,拥有百万工业机器人。按照一个工业机器人等价于10个劳动力的标准,百万工业机器人相当于千万劳动力,是当前日本全部劳动人口的15%,在全球机器人技术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和日本正在迅速布局工业机器人产业。

  这场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发生的制造业变革的核心便是机器换人,在中国,像秦磊这样的创业者正在工业机器人的道路上开始踏出自己坚实的步伐,数控届的老兵广州数控则开始成立“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数控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以增加自己的研发力量,一年之后的沈阳新松机器成为了首批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开始寻求资本市场的更大支持,工业机器人界的后来者众为兴、利迅达等则正在异军突起。

  政策

  广州市加大对机器人产业补贴力度

  业内人士希望还能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对列入广州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集成应用示范的项目,按不高于采购本市智能制造装备工程款的10%给予应用企业一次性补贴,最高补助额不超过50万元/套。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来源互联网,作者: 网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tianranqi.org.cn/news/show-583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19 中国天然气网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15736号-10